液冷源作為高效散熱方案,其漏液問題可能導致設備短路、部件腐蝕等嚴重后果,因此漏液檢測與防護是系統安全運行的核心。?
漏液檢測需結合多重技術手段。在管道接頭、閥門等易漏點,可粘貼導電式漏液檢測帶,當液體接觸檢測帶時,電阻發生變化,觸發報警系統。對于浸沒式液冷場景,可采用液位傳感器實時監測冷卻液容量,若出現異常下降則立即預警。高精度壓力傳感器能感知系統壓力突變,快速定位微小滲漏。此外,在關鍵區域部署紅外熱像儀,通過溫度異常點可輔助判斷漏液位置,形成監測網絡。?
防護措施需貫穿系統全生命周期。設計階段應減少管道接頭數量,采用焊接或法蘭連接替代螺紋連接,降低泄漏風險。管材選擇需匹配冷卻液特性,例如腐蝕性冷卻液應使用不銹鋼或PTFE材質管道。安裝時在易漏部件下方設置防漏托盤,托盤內鋪設吸水棉,既便于觀察又能延緩液體擴散。?
運行維護中,需定期對密封圈、閥門等易損件進行檢查更換,建議每季度開展一次系統壓力測試,保持0.8倍工作壓力持續30分鐘無壓降。對于重要設備,可采用雙循環冗余設計,主回路發生泄漏時自動切換至備用回路,避免停機損失。?

針對不同場景需制定專項方案:數據中心液冷系統應在地板下設置防漏槽和排水坡度;工業場景需配備防爆型漏液處理設備;實驗室精密儀器則可結合防水外殼與局部隔離設計。通過“檢測預警—物理防護—應急響應”的三層防護體系,能將漏液風險降至較低,保障液冷源長期穩定運行。?